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构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凝聚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的有力象征。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民众生活方式、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向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繁荣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由于传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作为民族文化之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弘扬和复兴。因此,钦州坭兴陶产业是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得以传承和保护的母体。唯有发展钦州坭兴陶产业,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可能、オ可以得到真正的传承和保护。
此外,帅立功帅民风、容州、刘永福、于长敏、罗新华等高校教师,从教书育人,构建基地、开设精品课程等不同角度,强调培养后继人才和陶器研发是饮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一、静态保护:静态保护是指利用展示、陈列、文献记载、影像记录等措施进行保护,其重点在记录,目的是通过展示、记录达到传承及保护的与遗址。2007年,钦州坭兴陶制作技艺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9月,认定为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